范希文:金融科技的赢家、输家和看家
纵观历史,科技对金融的影响与冲击从未如近几年般猛烈。金融科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将如何影响金融的未来?传统金融又该如何应对?对此,IMI学术委员、中拉合作基金首席风险官范希文在《金融博览》杂志上撰文发表见解,他认为金融科技的本质目的是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金融科技能促进传统金融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取而代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只有那些锐意进取的参与者才可能成为赢家,那些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者必定是这场变革的输家,而这场变革还需要冷静、审慎的监管机构作为看家。
以下为文章全文:
科技对金融的冲击从来没有像这一次如此的猛烈。1998年12月,PayPal前身Confinity成立,开始了当代科技在金融支付的应用,从此,揭开了金融科技的序幕。10年后,日本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表了比特币白皮书,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户技术和加密技术宣告推出。将近20年过去了,金融科技在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和智能投顾等领域已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并正深刻地影响着银行商业模式的未来以及改变着金融系统的生态。今天,在传统金融的世界里,人工智能对交易人员、分析师、理财师和合规人员等传统岗位的替代潜能正威胁着这类就业者的长期生存。面对金融科技这个词汇,迷茫沮丧者有之,困惑恐惧者亦有之,兴奋雀跃者更有之。当年华尔街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的荣耀今天在某种程度上已被金融科技公司所取代。然而,金融科技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将如何影响金融的未来?传统金融面对汹涌而来的金融科技又该如何应对?在金融科技到来的时日谁将是赢家,谁又是输家?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重大问题。
一、金融科技的本质
金融科技并不是近20年才有的事情,科技对金融的影响从14世纪文艺复兴时代世界首家银行在意大利的诞生就开始了。在近代,1958年信用卡的推出,1969年自动取款机的问世以及多年来通信手段的进步都是科技对金融影响的重大事件。本质上,这些技术的出现,在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和改善用户体验的同时,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比如,到1997年2月,美国全国已拥有16万台自动提款机。巨大的效率优势把自动提款机的成本降到了柜台人工服务的二十分之一!从此,自动提款机改变了传统银行零售业服务的商业模式,但并没有改变商业银行的本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技术的广泛应用无非是降低了与之相关的产品成本,其后果往往带来与该产品互补品(技能)价值的上升和该产品替代品(技能)价值的下降。比如,在自动提款机的应用过程中,和提款机有替代关系的银行出纳员,由于需求的减少,其在银行工资总成本的比重下降了;而和自动提款机有互补关系的维修技工,由于需求的增加,其在银行成本总额中的比重上升了。
尽管这次金融科技的冲击较以往的影响远为深刻和广泛,但并没有改变金融科技的这一本质。无论是金融支付赖以依存的互联网技术,还是智能投顾所使用的人工智能,这一轮金融科技将降低金融数据的收集、整理、传输、分析和预测的成本,而随着数据成本的下降,依赖这些数据的各种金融服务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比如,智能投顾在瞬间便能在金融产品的庞大数据库中,找出适合某投资人独特风险偏好的产品组合,而依赖理财顾问,同样的工作或许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智能投顾的出现使对与之有替代关系的理财师的需求变得疲软,从而导致理财师薪酬可能会下降;与此同时,与之有互补关系的、对产品组合相对价值有最终判断能力的基金经理将会得到青睐。这种此起彼落、输赢分明的局面一直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命运,它不曾也不会改变金融科技的这一本质特征。
二、对传统金融的冲击
从历史上看,科技更多地是促进了金融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取而代之。互联网出现之后,银行依靠互联网技术把“分支机构”延伸到了千家万户,从而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减少了对实体分支机构的依赖。通过对技术的引进和消化,传统银行的地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强了。以往通过兼并和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做法,如今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应用而得以实现。上个世纪90年代涌现出的网络银行,如美国的第一资本银行和盟友银行,并没有形成对传统银行的多大威胁;相反,网络银行和实体银行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互相补充的商业模式:网络银行借助传统银行实现客户需要面对面的全方位银行服务,而传统银行则由于网络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提供与之互补的贷款和理财服务等。再比如,后来出现的P2P网贷,和银行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形成更多是互补的关系,而非竞争的关系。例如,根据美国监管的界定,美国的贷款俱乐部(Lending Club)成了银行专营资产证券化的网络实体,而不是银行体系之外的竞争对手。
很多人认为,这次金融科技的影响与以往不同,它的支付技术和分布式账户技术将颠覆传统的银行模式,从此传统意义的银行可能不复存在。果真如此吗?支付技术建立在移动通信设备上或穿戴设备上,它几乎适用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任何支付对象,是一种“无接触”支付,比电脑上网络支付更便利、更简洁、成本更低。事实上,金融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和苹果已经从银行夺走了相当的支付业务,构成了对银行支付功能的巨大挑战。然而,虽然作为移动支付替代品的传统银行的支付业务因此而遭到萎缩,但金融科技公司在支付中形成的资金沉淀需要找到应用的窗口,而银行的传统业务如理财、存贷都是移动支付的互补性业务。对于那些具备强大理财功能的银行来说,金融科技公司移动支付的发展正可能是其理财业务成长的新机遇。
同样,分布式账户可能通过去中心化而削弱传统银行的中介作用,对传统银行的做市、经纪和其他中介业务造成冲击。但去中心化的交易不等于是与市场隔绝的孤立交易,也不意味着被交易的金融工具不需要银行服务。传统银行有对客户需求的全面把握,有设计产品的独特能力,有经营所需的各类监管牌照。去中心化业务的增长或许减少了市场对银行中介的依赖,但去中心化的未来可能会推动更多直接交易的实现,从而提出对市场分析、产品定价和量身定制的金融工具的需求,这些与去中心化互补的业务领域恰恰可能是传统银行业务的新增长点。
三、展望未来
多伦多大学阿瓜瓦尔等教授在即将出版的新书《机器预测:人工智能的经济原理》中指出,人工智能实质赋予了机器的预测功能,随着与预测相关的成本的降低,能被机器替代的人工预测功能的价值会降低,但与之互补的人的判断能力的价值将会得到提升。事实上,机器在工作任务界定清晰的环境下,或许比人类更具优势;但人类在复杂、多变和动态情形下的综合判断能力仍然是机器人一时无法替代的。对于传统银行来说,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如何提升员工队伍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应当是传统银行的未来所在。纵观以往科技与金融互动的历史,每当科技形成巨大冲击的时候,传统银行的应对一是开发自己的科技能力,二是购并相关的科技公司,使之纳入传统银行的业务范围之内。这次金融科技的冲击也不例外。2013年以来,国内外大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纷纷斥资百亿美元投资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转移技术等,而直接并购金融科技公司也成了传统银行的最新动向。
值得庆幸的是,作为金融科技看客的各国监管当局目前对金融科技普遍抱有审慎和观察的态度,正努力给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一个成长和发展的空间。2015年美国财政部发布了网络市场信息披露要求,而最近美国一家法院的判决就银行外借经营执照给网络银行一事提出了质疑。美国监管当局的指导思想基本是以金融的本质界定金融科技的业务特性,比如,通过持有传统银行股权的网贷被界定为资产证券化业务;而支付公司如果在支付中发生现金滞留则已经成为事实上的银行,必须获取金融经营牌照。在英国,监管当局FCA采取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态度以确保对金融科技的创新不受压制。2016年初,英国政府推出“监管沙盒”对金融科技实行监管试点。而在欧洲,有关支付服务的PSD2将为金融科技公司创造更多的机会,而对传统银行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新的挑战。2016年4月,中国银监会、科技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方针。
回顾金融业的发展历史,科技对金融的冲击只是金融面临的各类挑战的一个方面。金融业数百年的演变历来是经济、产品、技术、法律、会计以及监管各种力量互相推动和互相制约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克维奇金融组合理论的推出导致了基金业在全球的兴起;1973年布莱克—肖尔斯期权定价理论的发表开创了期权市场和主动风险管理的时代;1999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被正式废除导致美国超级银行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违约调换和结构性金融产品的大发展给后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作了铺垫;在中国,移动支付普及之快、增长之巨成为金融业演变的大事。这些都是改变传统金融业的重大事件,而金融业本身历经演变仍然保持着今天的完整。当今,金融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猛烈冲击着传统金融的世界,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只有那些锐意进取的参与者才可能成为赢家,那些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者必定是这场变革的输家。而这场变革还需要冷静、审慎的监管机构作为看家。像历史一再展现的一样,那些善于抓住这些机遇的传统金融机构必定会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重新赢得一片天地,浴火重生。
编辑 张黎丝 孙晓琪
来源 金融博览杂志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